2024年11月22-24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华中师范大学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外国语文研究》《外语教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协办的“第七届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逾百位专家学者、教师及研究生齐聚一堂,参与了此次学术盛会。
会议合影
会议首先由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副校长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和教师队伍等基本情况。李校长特别强调了华师学者在人工智能和翻译事业中的显著贡献,并指出在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翻译承担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
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副校长致欢迎辞
随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发表了开幕致辞。他首先概述了“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的背景,明确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和国际传播为核心议题,旨在探讨新时代下翻译与传播如何适应外语学科的发展和响应时代需求。罗院长强调了翻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语言文化的协商性和价值情感的包容性不断赋予翻译传播以新的内容。最后,他指出本论坛的举办对于翻译和国际传播领域的发展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展现时代精神具有重大意义,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苏艳教授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罗良功院长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苏艳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本次高层论坛特邀九位学界知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包括西安外国语大学党争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明华教授、郑州大学杨明星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和平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教授、《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唐晓煜副主任、中山大学邵璐教授、浙江大学冯全功教授以及华中师范大学魏家海教授。他们的主旨报告内容广泛,涉及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国家形象塑造、政治翻译、外交话语、翻译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媒体实践等研究领域,既展现了学术深度,也强调了实践应用。
党争胜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加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主旨演讲。他从宏观角度出发,强调新时代翻译工作者肩负着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使命。党教授认为,翻译不仅是国际传播的前沿工作,也是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对中国国际传播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翻译团队的建设成为我国翻译学科发展的核心任务。他最后强调,在翻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数字化时代,译者的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党争胜教授做主旨发言
徐明华教授做了题为“揭开认知‘黑箱’:共情视域下中国国家形象的精准国际传播研究”的主旨发言。她的研究立足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实情况,探索情感与认知共情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旨在突破国际舆论中的信息迷雾,构建自主性的国际传播体系。徐教授提出,精准国际传播的关键在于与目标受众实现精准的认知对接,这个过程与共情传播的理念相契合。
徐明华教授做主旨发言
杨明星教授做了题为“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翻译规范思想及对‘外交话语学’发展的意义”的主旨发言。发言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外文原典等文献,从政治、法律、伦理、操作和质量五个“规范”维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翻译规范思想的核心观点和重要阐释。他强调,翻译规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翻译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翻译传播规范的独创性见解对于“外交话语学”和“外交翻译学”学科建设,以及中央文献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杨明星教授做主旨发言
王和平教授做了题为“翻译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旨发言。他强调,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翻译的质量。为了加强国家传播能力,我们需要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翻译,提高翻译水平,以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及其人民。王教授认为,在新时代,翻译教育应通过新文科建设和跨学科研究,培养更多具备文理融合、德才兼备、团队合作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理论与实践并重、素质全面、能力过硬的高级翻译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他提出,这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以及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贡献翻译界的智慧和力量。
王和平教授做主旨发言
王华树教授做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与策略”的主旨发言。他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他讨论了AI如何通过多语言生成技术等手段提升国家的正面形象和创新国际传播方式,例如打破语言壁垒,增强国际受众的亲近感和参与度。另一方面,他也分析了深度伪造等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如制造虚假信息和损害国家声誉。面对这些挑战,王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加强监管、优化算法和构建伦理规范,以推动生成式AI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积极应用,并促进国家传播能力的提升。
王华树教授做主旨发言
《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唐晓煜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湖北日报》国际传播的媒体实践与思考”的主旨发言。她首先回顾了《湖北日报》自2015年起搭建国际传播平台和团队、从事国际传播的情况,随后介绍了组建的国际传播精品战队,以及推出的一系列高质量作品。唐主任将实际案例与理论思考相结合,深入阐述了省级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的认识与思考。
唐晓煜主任做主旨发言
邵璐教授在论坛上做了题为“英语世界‘残雪热’现象与机理考辩”的主旨演讲。她从作品本身、译者群体和作者三个维度分析了残雪作品在英语世界成功传播的原因,并提炼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有效策略。邵教授最后指出,残雪小说的内容与叙事形式的创新满足了英语世界的文学需求,翻译群体的联动构建了传播的“共同体”,作者个人的三重身份拓展了传播的空间,这些多元因素的耦合共同作用,促成了英语世界中的“残雪热”现象。
邵璐教授做主旨发言
冯全功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互文重构——兼评张智中的《英文阅读与古诗英译》”的主旨发言。冯教授首先阐释了“互文性”的概念,强调在文学翻译中,互文重构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引用其他作品,在目标语文化中创造新的互文关系。接着,他通过评述张智中的新作《英文阅读与古诗英译》,从互文重构的文本表现、互文来源、动态生成、修辞原则和应用范围五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互文重构现象。冯教授指出,互文重构有助于拉近译文与读者的距离,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冯全功教授做主旨发言
魏家海教授做了题为“王红公的唐诗翻译‘变脸’的主旨发言。魏教授深入分析了王红公在翻译唐诗时所采取的策略及其翻译特点,指出王红公的翻译在语言结构、诗歌形式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上呈现出的“变脸”既体现了创译的特征,又未完全偏离“中国式法则”。王红公的翻译动因受到空间诗学、生态哲学和无政府主义诗学等多重思潮的影响。魏教授同时指出,尽管王红公的翻译有助于西方读者重新认识唐诗的美学和文化价值,促进了唐诗在西方的传播,但对唐诗结构和文化形象的强制性改变可能不利于西方读者接受真实的唐诗诗性和文化。
魏家海教授做主旨发言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张道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的黎慧教授、湖北大学的吕奇教授、三峡大学的陈月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的冯丽霞教授以及我院的熊兵教授、苏艳教授、陈浪教授、谢海燕教授分别担任主旨发言主持人。
张道振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黎慧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吕奇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陈月红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冯丽霞副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熊兵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陈浪副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谢海燕副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23日下午,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分成七个小组,在分论坛上就翻译与国际传播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话题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覆盖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精准国际传播策略、AIGC时代的翻译挑战、中华学术外译效果评估、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传播、中央与地方及社交媒体的国际传播,以及国家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讨论中,代表们积极互动,观点碰撞,展现了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分论坛结束后,各小组主持人、点评人对讨论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点评。
分论坛现场一
分论坛现场二
分论坛现场三
分论坛现场四
分论坛现场五
分论坛现场六
分论坛现场七
闭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刘岚、湖北民族大学刘孔喜、上海一者科技陈世遥、武汉大学张诗琪、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晶、辽宁师范大学古俊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丁如伟等分论坛点评人向大会汇报了小组研讨成果。华中师范大学覃江华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分论坛总结。
刘岚代表分论坛一汇报 |
刘孔喜代表分论坛二汇报
|
陈世遥代表分论坛三汇报
|
张诗琪代表分论坛四汇报
|
李晶代表分论坛五汇报 |
古俊伟代表分论坛六汇报
|
丁如伟代表分论坛七汇报 |
|
最后,覃江华教授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并致闭幕辞。他首先向特邀嘉宾、与会代表以及协办单位领导、会务组成员和志愿者表达了衷心感谢,并强调了团结协作的力量,肯定了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接着,他对主旨发言进行了精炼总结,并赞扬各分论坛(尤其是青年学者)的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覃江华教授做闭幕式总结
“桂子山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将继续致力于为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教学与研究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促进外语界与新闻传播界、出版传媒界的多方互动,共同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