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年外国文学研究论坛(第一期)在3402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特邀了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俊武教授为主讲嘉宾,为全院外国文学方向广大师生带来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出席了论坛并致欢迎辞。英语系方幸福教授、陈西军教授、何卫华教授分别主持评议了三场报告。

罗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三位专家的报告依托各自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从不同视角分别展示非洲文学、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跨学科研究范式,体现了“中国视角”与“国际视野”的辩证统一,将成为我院2025年“外国文学研究论坛”系列学术活动的精彩开篇。

朱振武教授以“今天,我们该怎样研究外国文学——以中国非洲文学学的建构理路为中心”为题,从中国学者立场和中国文学文化视角出发,以非洲文学在我国的开拓、掘进和理论化为中心,兼顾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对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和路径进行实例分析和学理诠释,对文学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治。

曾艳兵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身体·生活·创作——卡夫卡绘画与写作互文注读”。曾教授指出,卡夫卡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他其实还是一位杰出画家。作为画家的卡夫卡,人们重视、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卡夫卡经常画画,他的画与他的写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可以互看、互读、互释。

田俊武教的报告题为“美国文学与旅行:跨学科研究如何成为可能?”。田教授采用融合文学地理学、空间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角,阐释旅行文本中蕴含的"空间实践"、主体性生成与地缘政治想象,为“文学与旅行”这一新兴交叉领域提供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案。

何卫华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三位专家的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认为:朱振武教授提出的“中国非洲文学学”建构体现了学术自觉,曾艳兵教授对卡夫卡绘画的发掘打开了文本阐释新维度,田俊武教授的跨学科方法论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参考。本次论坛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参与,现场交流环节提问踊跃。
活动期间,朱振武教授向我院赠送了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小说研究》。

文字:何彤
审校:徐圆
审核: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