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见证2025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CCNU备赛训练营成果,规划后续备赛工作,5月24日上午,CCNU备赛训练营组委会于外国语学院 3504 会场举办结营仪式。训练营指导教师团队及参营学员齐聚一堂,竞赛指导团队负责人谭娅老师主持活动。

谭娅老师首先从目标定位、支撑体系、成长足迹、阶段成果以及优化建议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总结与规划展望。本次训练营聚焦“整合四大赛道资源、构建多维赋能体系” 以及 “通过‘学—训—赛’闭环设计,加速全校外语能力提升” 两大核心目标,在 3 月至 5 月期间,依托外国语学院优势平台与四阶培养路径,开展了一系列备赛活动,包括开营仪式、校省赛模考、国奖经验分享、四大赛道培训工坊等。从阶段成果来看,训练营参与度高,有跨15个学院的学生参与,覆盖本硕学生163人。出席并参与活动筹备指导的教师达16人。训练营活动赛道多且活动满意度表现突出。针对学员反馈的能力、执行、资源等痛点问题,谭娅老师提出优化资源支撑体系、深化个性化服务以及建立备赛共同体等针对性后续竞赛指导提升建议。
随后,备赛训练营的指导教师们为在备赛过程中积极分享经验的“朋辈导师”,在读写译、演讲等赛道省赛全真模拟考中表现优异的“省赛模考优胜者”,以及积极参与训练营活动且极具潜力的“明日之星”颁发荣誉证书,以此激励同学们在后续备赛中持续奋进,不断突破自我。




公共外语系杨畅主任发表结营致辞,他指出同学们在备赛过程中应秉持 “四心”。一是雄心,同学们应心怀高远积极备战挑战国才杯这类外语最高水平赛事,;二是耐心,面对备赛经验不足与知识积累问题,需长期沉淀持续提升;三是信心,不要因训练成果未显而自我怀疑,要坚定地相信自身实力;四是平常心,避免功利心态,应专注于享受备赛过程。杨畅主任祝愿同学们在备赛中努力前行,有所收获。

最后,现场师生围绕构建长效备赛支持模式展开座谈会。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比赛时心理障碍突出、希望加强训练,缺乏相关系统训练资源、期望师生共建资源库,以及希望获得更多关于新闻编译框架与原则的专业指导等诉求。对此,老师们逐一给予专业建议,并表示将在训练营后续工作中持续优化完善。


为助力学生理解当代中国与世界,CCNU备赛训练营组委会将紧密结合华师学子实际需求,不断优化长效备赛支持模式,持续秉持“以赛育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文字:甘梓宁、胡金玲
图片:张羽柔
审校:胡金玲
审核: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