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English
  • 旧版网站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师生赴北京参加2025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25-08-02 09:41  阅读次数:


2025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于7月24-2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我院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闫春梅教授、杨世玉老师、梅欢老师以及2022级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刘梓琪参加大会,并作学术发言。

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创办于2018年,已成功举办7届并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语言教育国际会议之一。本届大会聚焦“构建AI时代外语教育数字化新生态”的主题,设置了9场主旨报告和圆桌对话以及36场平行会议。

闫春梅教授牵头组建题为“Teacher Educators’ Role in Building 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s”的专题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刘丽艳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革教授及赣南师范大学姚桂招教授。四位专家通过不同地域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推动校际协作的一线经验。此外,闫教授还参与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的专题研讨,该研讨聚焦四个关键维度:英语学习在乡村发展中的社会价值、多语言少数民族语境下的教学法创新、国家教育政策与基层实践的衔接路径,以及针对英语教育公众关切的实证回应。这些议题共同构成“根与翼”(Roots & Wings)的辩证框架——既强调守护语言遗产的“根”,也关注英语赋能发展的“翼”,力求通过政策调适、教学改革与社区协作化解二元对立矛盾,推动英语教育实践。

在平行会议发言环节,我院师生分别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杨世玉老师在题为“Exploring How Chinese EFL Learners Perceive AI Integration and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College Language Education”的报告中,揭示了生成式AI教育环境中的情感共存现象及其形成机制,为优化人机协同教学策略及教师角色重构提供洞见。梅欢老师在题为“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a Standards-Based Checklist on EFL Student Writers’ Metacognitive Strategy Use and Writing Performance”的报告中,实证考察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用于写作元认知教学的有效性,为元认知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刘梓琪同学在题为“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I Adoption, Attitudes, and Literacy Among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nglish Teachers”的报告中,对比了在职与职前英语教师在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态度及素养方面的差异,为英语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提供了依据。

本次参会充分展现了我院在英语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实力与创新活力。师生们通过国际学术平台,既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也与国内外同行展开了深度对话。未来,学院将继续支持师生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为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创新发展贡献智慧。


文字:杨世玉 梅欢

审校:闫春梅

审核:陈哲

版权所有 ? 2014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三号教学楼

电话:027-67868297 传真:027-67868437电子信箱:sfl@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