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如何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教研讲座,以落实响应学校第十届教学节部署,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公共外语系的三位教师——胡金玲、胡水周和杨玉婉,她们分享了各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与反思体会。外国语学院的众多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胡金玲老师围绕“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英语阅读圈教学设计”,全面分享了近年来她在教学中运用阅读圈活动的理论、实践与反思。她首先对“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和“阅读圈”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介绍了阅读圈的主要角色,如讨论领导者、总结概括者、文化研究者、词汇达人、篇章解读者以及生活联系者等。接着,胡老师展示了这一方法在JR3阅读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最后,胡老师对阅读圈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并强调通过合理分配学期任务来体现教学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胡金玲老师
胡水周老师的讲座主题为《大学英语JR1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她以大学英语JR1课程的第一和第二单元为例,围绕“阅读促进写作”的课程目标,展示了她如何通过识别阅读中的关键信息、语言点以及开展写作任务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胡老师指出,大学英语读写课应以“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为核心目标,鼓励学生跳出文本框架,提升批判思维能力。她强调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学习课文中的优秀论证方法,并通过课堂上的快速模仿写作练习加以实践。最后,她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关注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既要注重语言的意义,也要注重其功能性。

胡水周老师
杨玉婉老师以《泛听与精听技巧:康奈尔笔记法的教学运用》为题,首先强调了线索(cues)在听力学习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语言线索介绍讲解了实用的康奈尔笔记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还分享了她如何创造性和批判性地使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杨玉婉老师
最后,公共外语系大英二室教研室主任高苏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和赞誉了三位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并强调全体教师应以“两性一度”为目标建设大学英语课程。他指出,备课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教师应坚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育。
本次教研讲座不仅为老师们分享各自教学创新性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平台,也为未来英语教学和教研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字:朱崇光
审校:徐圆
审核: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