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3504报告厅成功举行了“文明互鉴与世界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受邀出席了成立大会,中心团队成员和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本次活动由“成立仪式”和“学术报告”两个环节组成。成立仪式由外国语学院苏艳副院长主持。
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中心的设立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外语学科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依托外语学科优势,推动跨学科研究,服务区域国别研究与全球治理,助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罗院长还简要介绍了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世界民族研究、世界教育研究、国别语言战略研究、伊比利亚及拉美研究、俄罗斯及中亚研究、东亚研究。
罗良功教授与相关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心揭牌,并向各研究方向负责人颁发聘书。

中心收到了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和知名学者的贺信和贺电。北京语言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罗林教授身在国外,以视频形式致以祝贺和祝福,并高度肯定了本中心的研究方向的设置。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系资深教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系主任列杰涅夫教授(Porf. Ledenev)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伊戈列维奇教授(Prof. Igorevich)分别进行线上祝福。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奥尔特噶教授(Antonio Ortega Santos)在线上送来祝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发来贺信,由苏艳副院长代为宣读。
部分专家莅临现场祝贺。东南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启龙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陈靓教授,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奥斯本教授(Deirdre Osborne)、西班牙加的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欧荷西教授(José Luis Cano Ortigosa)等嘉宾都在百忙之中亲临现场并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彭韬副处长代表到场祝贺,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学术基础和方向设置,对中心的运营和发展提出了要求与希望。
在学术报告环节,欧荷西、王启龙、奥斯本、陈靓等四位教授作了发言,分别由周萌博士、李俄宪教授、何卫华教授、王佳教授主持。
欧荷西教授围绕西班牙档案与中国历史做了题为“通过西班牙档案研究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及中西关系的可能性》”的主旨发言。奥斯本教授以诗歌为切入点,做了题为“In the Poet‘ ‘I’: Portent in Una Marson‘s Cosmopolitan Gaze:Britain’s Black flaneuse”的主旨发言。王启龙教授和陈靓教授分别以“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路径”、“外语学科介入区域国别研究的路径”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深入探讨了外语学科在文明互鉴与研究拓展中的重要作用。
仪式在全体合影中圆满结束。

文明互鉴与世界文化研究中心是外国语学院回应国家战略需要和外语学科转型发展大势而设立的学术机构,强调立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与优势开展跨学科研究,旨在打造一个以“跨文明对话”为核心,以“区域与专题研究”为两翼,兼具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与传播功能的国内一流学术平台,促进外语学科跨学科转型发展,提高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开展咨政服务。研究中心依托本院外语学科学术优势和校内相关学科的特色资源,分别按照主题研究和区域研究设立6个研究方向,包括世界民族研究、世界教育研究、国别语言战略研究、伊比利亚及拉美研究、俄罗斯及中亚研究、东亚研究。
文字:薛晨
图片:袁闯 黄咿诺 黄雯芳
审校:薛晨 徐圆
审核:罗良功 肖志刚 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