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师范生职业认知,助力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外国语学院于寒假期间组织“职引未来,筑梦青春”寒假走近职场实践活动。外院学子们返回高中母校,通过参与监考、试卷批阅、试题讲解及课堂观摩等教学实践,积累教育经验,为未来职业道路奠定基础。
活动初期,学子们大多以“实习教师”身份走进高中教学一线。吴可分享到,她首次体验了监考工作并参与到后续的试卷讲解环节中去。“从核对考生信息到维持考场秩序,每个细节都需严谨。”她回忆,监考时观察到学生答题习惯的差异,为后续试卷分析提供了依据。在试卷讲评环节,她借助教学课件为学生们解析阅读理解题。“起初担心讲不透,但结合教师传授的‘关键词定位法’,学生反馈很积极。”她通过提问互动发现,部分学生因词汇量不足导致理解偏差,这让她意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此外,她还观摩了多节英语课堂,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实践期间,李浩颖的高中英语老师与她进行深入交流。她分享到,老师强调,优秀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点燃兴趣’。同时,她分享了一个细节:每节课前五分钟,老师会播放英文短片,引导学生讨论热点话题,既锻炼口语又拓展视野。此外,她认识到师范生需夯实语言功底,“比如定期阅读外刊,关注语言学前沿理论”,这些经验让吴可重新规划了学习方向。
通过两周实践,学生们对教师职业有了更立体认知。邓洁在批改试卷后感慨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塑造者。”她发现,同一类语法错误在不同班级反复出现,这提示未来教学中需强化针对性训练。

吴可将实践收获总结为“三重提升”:一是课堂观察能力,通过记录教师如何化解学生提问,理解“弹性教学设计”的意义;二是教育责任感,“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很久,必须谨言慎行”;三是职业目标清晰化,她说到未来希望成为研究型教师。
外国语学院历来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本次职场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检验理论、提升技能。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拓展校企(校)合作,搭建更多“沉浸式”实践平台,助力学子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文字:创新创业与劳育实践中心
审校:徐圆
审核:陈哲、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