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贤兵:湖北阳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I.教育背景
1994.09-1998.07,获湖北大学英语教育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
2002.09-2005.07,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学位;
2008.09-2009.07,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国内访问学者进修;
2009.09-2012.07,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学位;
2017.09-2018.09,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英文系国家留基委公派访问学者研修。
II.工作经历
1998.07-2002.09,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助教;
2002.09-2009.07,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讲师;
2012.07-2019.07,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副教;
2019.07 - 目前,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教授。
III.讲授课程
本科生: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学位论文写作、语用与交际
研究生:法律语言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学科研方法
IV.研究领域与兴趣
语用学;法律语言学;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课堂话语分析)
V.主要学术成果
(一)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2017年9月-2018年9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研修一年,研修课题为“中美调解话语比较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项目编号:201706775057),访学导师是Richard F. Young教授(已结项);
2.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调审合一’体系下法庭话语博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YY068)(主持,在研);
3.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银桂计划”项目“民事法庭审判话语与调解话语博弈比较研究”(编号:20205140058)(主持,已结项);
4.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法庭调解话语博弈实证研究”(编号:12YJCZH093)(主持,已结项);
5.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法庭调解话语策略研究”(编号:2012Q038)(主持,已结项);
6.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学位论文答辩话语语用研究”(编号:2011jytq160)(主持,已结项);
7.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话语博弈交际论:以法庭调解话语博弈交际为例”(编号:KY2009084)(主持,已结项);
8.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侦查讯问话语语用研究”(编号:10YJC740043)(参与,已结项);
9.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庭话语语用研究”(编号:06BYY051),(参与,已结项)。
(二)科研论文:
1. Research article: ‘I (don’t) want X/Y’: Formulating ‘wants’ in Chinese Mediation Resources. 独撰,Discourse Studies, (SSCI, A& HCI), 2022, 24 (5): 590-611
2. 话语共同体视域下法庭调解话语趋近研究, 第一作者,《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5-81.
3. 基于介入系统的法庭调解话语博弈策略研究,第一作者,《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2022(3):28-35.
4. Review article: Rodney H Jones (ed.), Virus Discourse,第一作者,Discourse & Society, (SSCI, A& HCI), 2021, 32(6): 774-776.
5. Review article: Peter Simonson and David W. Park (ed.)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独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JoC), (SSCI), 2018, (12): 860-862.
6. Review article: Janet Giltrow and Dieter Stein (ed.) The Pragmatic Turn in Law: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Legal Discourse, 独撰,Journal of Pragmatic(SSCI), 2018, (135) :1-13.
7.法庭话语解述现象的语用功能研究,第一作者,《湖北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2018(7):45-53.
8.“我(不)想X/Y”法庭调解话语策略表达机制研究,独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2):3-11.
9.法庭调解话语修辞探究----以“我(不)想X/Y”调解话语表达为例,第一作者,《修辞学与写作研究---第三届国际修辞传播学研讨会论集》,刘东虹,廖美珍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10.法庭调解话语角色转换研究,第一作者,《湖北社会科学》(CSSCI刊源),2014(4).
11.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诗歌隐喻哲学研究,第二作者,《海南大学学报》(CSSCI刊源),2014(6).
12.法庭调解中不礼貌话语博弈策略研究,独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5).
13.基于娱乐节目话语结构互动的会话策略研究---以电视节目主持人会话语料为例,独撰,《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
14.法庭调解话语目的博弈研究,第一作者,《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4).
15.能动司法视野下的法庭调解话语建构,独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
16.当代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说略,独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17.庭审话语权力博弈不对称研究,第一作者,《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5).
18.话语角色与话语权力互动视角下的法庭话语博弈研究---评吕万英教授《法庭话语权力研究》,独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9).
19.法庭调解称谓语礼貌博弈研究,独撰,《湖北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2013,(9).
20.法庭调解话语空间建构研究,独撰,《湖北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2012,(2).
21.答辩互动会话的目的交际模式阐释,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11(8).
22.法庭调解话语博弈交际研究,第一作者,《外语学刊》(CSSCI刊源),2011,(5).
23.话语交际博弈论---以法庭调解话语交际博弈为例,独撰,《社会科学家》(CSSCI刊源),2011,(5).
24.程序性调解话语中调解人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独撰,《广西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2011(5).
25.法庭调解话语中称谓语礼貌现象语用研究,独撰,《语用学研究》,第四辑,(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专业辑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6.会话修辞学视野下答辩互动会话分析,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27.基于答辩会话发问类型的答辩应答策略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10(4).
28.试论广告音乐的隐喻认知,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8(2).
29.商业标识语体系中的“X吧”的缺环分析,第一作者,《三峡大学学报》,2008(5).
30.《等待戈多》主题的认知语境解读,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8(5).
31.伦敦学派的理论继承与思想发展沿革与启示,第一作者,《湖北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2007(9).
32.汉英校园标识语的功能翻译批评,独撰,《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3.文学文体学的关联视角分析----以《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为例,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7(1).
34.广告音乐的隐喻认知探析,独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5.试析校园标记语的文体特征,第一作者,《高等函授学报》,2007(4).
36.语篇理解中的图式认知探析,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7(1).
37.关联理论在英文电影赏析中的运用探析,第一作者,《外语教学与翻译》,2007(1).
38. A Day’s Wait会话中的“it”误解的关联解读,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6(5).
39.构建语篇分析教学研究的新蓝图----评张应林的《语篇分析学》,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6(2).
40.电视节目主持人会话结构的语用分析,第一作者,《外语教学与翻译》,2005(1).
41.英汉语被动句式的比较,独撰,《高等函授学报》,2005(1).
42.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的理解,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4(5).
43.试论话语理解中的“缺省预设”,独撰,《翻译与文化》,武汉出版社,2004.
44.从语篇衔接评析《宿建德江》及其三个英译本,第一作者,《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45.现代语言测试的效度应重于信度,独撰,《咸宁学院学报》,2003(5).
46.言语的得体性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独撰,《咸宁医学院学报》,2001(2).
47.Appropriacy of Parole and it Implication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英文),独撰,咸宁师专学报,2000(4).
(三) 已完成学位论文:
1)学士学位论文:《言语得体性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1998,湖北大学外语
学院);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话分析》(英文)(2005,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3)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法庭调解话语博弈实证研究》(中文)(2012,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
院)。
(四)专著
1.《中国法庭调解话语博弈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度出版基金全额资助出版项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五)参编教材
1.《语篇分析学》,张应林主编(本人参编第二章),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高级英语》(精读精解)(上下册)》(第三版),(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VI.教书育人
1.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一、二等奖论文指导老师,2006。
2.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一等奖论文指导老师,2008。
3.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13,2015;2021。
4.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2015。
5.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指导老师,2016。
6.“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指导教师,2017-2019。
VII.联系方式
E-mail: kxbchina@mail.ccnu.edu.cn